新媒体背景下经济法教学理念的变革和创新 张 婧
发布时间:2023-12-21 19:18:32

  在高校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因其知识网络和结构相对其他课程更为复杂,导致教师讲授、学生学习时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困境。新媒体作为新兴的辅助教育教学工具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无疑为经济法教学理念的变革与创新开辟了新的道途。因此,结合经济法课程的特点与现状,从新媒体应用于经济学教学理念变革与创新的基本内涵、意义、实现方法等方面阐释有效提升经济法教学效果的理想路径,有利于推动经济法课程的改革创新。

  经济法课程内容复杂、法理性强、涉及面广、学理繁琐,需要理解并强记的内容多,对教师本身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及讲授能力要求高,对学生而言需要理解、融会贯通并强记的内容多。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制约了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不利于学生有效完成学习任务,需要通过教学理念的改革创新来提升经济法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以达到教学目的。而新媒体教学依托于日益突飞猛进的信息科技、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所开发出来的与日常通讯工具软件相结合的应用场景与社交平台,运用场景推陈出新,为教学理念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例如微信、抖音、哔哩哔哩等形式多样、侧重点不同的新媒体,因方便、快捷而具有亲和力、平民化,功能强大而广受欢迎,日益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密不可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工具和场景是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具体而言,新媒体运用于经济法课程教学可带来以下几方面益处。首先,带来学生学习主动参与性的提高。经济法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讲,被动接受知识,因而学习效率不高,效果不佳。新媒体的运用,使得学生可以实时观看和随时学习,促进课程讲授与网络学习、视频资源的主动消化,可以选择性地突破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因人而异的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和效率方法。其次,带来教师课程讲授方式的多样性提升。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可以学习互动式、探讨式、研究式等课程讲授的方式方法,使得师生交流渠道更加丰富多样,促进有效利用细碎时间与学生交流探讨。教师还可以通过视频课程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学生反复播放来强化讲授内容,不再局限传统的课堂时间,解决了学生如果跟不上或是没理解,就无法重复该知识点的问题。当然,教师还可以通过直播的形式讲授经济法学知识,把课堂搬到政府、企业、律所、法院等不同的与经济学学习内容相关的场景来进行,增加讲授的情境性、感染力,更加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整体而言,新媒体运用于经济法教学理念变革与创新符合一般学习规律,更加突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法教学的现实困境,促进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教学,使法理性强、逻辑性强、相对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相对轻松。

  提高教师运用新媒体情境能力。新时代互联网技术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一个重要的要求即于教学当中熟悉运用新媒体。新媒体背景下,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对一部分年龄偏大的教师是一项挑战。但是,无论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新媒体场景应用于教学将会变成一项基本技能。教师们只有较好地增强运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加强教师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对新媒体的运用,首先要主动融合新媒体,构建主动应用新媒体教学模式的情境,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其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其获得新媒体教学的实践能力。学校可通过组织新媒体教学研讨、交流火狐电竞·(中国)官方网站、比赛、观摩等方式,整体提升教师新媒体背景下组织教学的基本能力。

  提升经济法学知识谱系与新媒体情境融合能力。经济法学的知识体系要实现与新媒体情境的融合,重点要从融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制定过程入手。因此,要开展经济法学知识架构的新媒体式梳理,在确定经济法学教学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围绕教学目标与任务进行相应的综合整理,以此来匹配新媒体背景下经济法学课程视频化、情境化、直播化等教学工作。一方面要确保经济法学新媒体化教学展示框架的完整性和知识的连续性,另一方面是要尽可能凸显出新媒体背景下经济法学重难点内在的认知规律,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地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

  提升经济法学教学多元动态化的应用情境能力。新媒体背景下经济法学教学主要是于教学当中契合新的社交平台、应用场景。教师在直播、视频录制、线上答疑等教学资源准备过程中,要切实摆脱传统的授课模式,多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在经济法学的内容上,教师也要进行与新时代相适应的修订和完善。面对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要尽力在新媒体背景下摆脱传统经济法内容的不足,将新的经济法知识引入新媒体教学当中,有效弥补现有教材的缺陷,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

  〔作者:张婧,女,汉族,博士,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副教授,从事经济法学、社会法学、法制史研究。基金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农村支部的百年建设与经验追索”(22YJA770022)〕